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资讯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长,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转载 发布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 68 来源: 新华社

核心提示: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至10天,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每年4月至6月春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预防。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1至2岁组发病率最高。疾控机构监测显示,一般每年自3月下旬始,发病率逐渐上升。

  部分家长十分关心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公布信息显示,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至10天,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病情较轻,7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但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烧或肢体颤抖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

  疾控机构提示,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持良好手卫生,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如厕后、进食前,应用清水和肥皂正确洗手;二是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三是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勤晒衣被;四是婴幼儿及儿童使用的奶瓶、餐具等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专家表示,接种肠道病毒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同时,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具观点和对具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載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直播视频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