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 | 发现两个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

种质资源 | 发现两个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

转载
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
2025-04-03 16:50:59
14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联合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 2 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联合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 2 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双孢小蘑菇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分别发表在权威期刊《菌物检索》和《植物分类》。

 

据了解,双孢小蘑菇为小蘑菇属真菌。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的子实体普遍较小,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因此被研究和认知较晚,属内物种近半个多世纪才被集中发现和描述。此次发现的双孢小蘑菇,因绝大多数担子产两个孢子而得名。

 

图为双孢小蘑菇。(受访者供图)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介绍,虽然小蘑菇属物种个头较小,难以作为食用菌加以利用,但它们作为根际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具有重要影响,如某些种类可显著促进药用植物体内芳香成分的积累,有着潜在开发空间。
霜盖拟疣柄牛肝菌则为拟疣柄牛肝菌属真菌,命名源自其独特的形态特征:菌盖表面红褐色,上覆一层薄薄的白色粉霜,菌柄表面密覆浅褐色、褐色至红褐色的鳞片,菌盖表皮的菌丝上部分比较纤细,下部分则较粗大。

 

图为霜盖拟疣柄牛肝菌。(受访者供图)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念开介绍,作为一种外生菌根真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能与壳斗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这种互惠共生的特性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生态互动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线索。

 

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福建、江西两省,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保存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已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林蛙、多形油囊蘑等多个新物种。


来源丨新华社

  • 上一篇:前沿科技:羊肚菌重茬的最新研究成果,残留物问题
  • 下一篇:László G. Nagy团队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大型真菌孢子形成的新见解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