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干预成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现代健康研究中,食用菌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一项由天津医科大学牛凯军教授团队发表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上题为“Edible mushrooms as a potent therapeutics of subclinical thyroid dysfunction among adults, especially in obese individual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食用菌的摄入与成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尤其是对于肥胖个体而言,食用菌的摄入可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1]。
甲状腺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特征是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而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正常。尽管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其患病率高于明显的甲状腺疾病,并且每年有约2%到6%的概率进展为明显的甲状腺疾病[2]。此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和骨骼产生影响,因此其预防和治疗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
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4]。这些成分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食用菌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而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之间存在关联[5,6]。此外,食用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甲状腺功能[7]。基于这些潜在的健康益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评估食用菌摄入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
该前瞻性队列研究共调查了6631名参与者(平均年龄:45.0 ± 10.2岁;55.1%为男性)(图1)。使用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在基线时测量食用菌的摄入情况。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SCTD)被定义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正常。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检验食用菌摄入量与新发SCTD之间的关联。队列研究数据显示,在随访期间,共确诊262例新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病例,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为8.9例/1000人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为7.2例/1000人年。
图1. 研究人群纳入流程图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fshw.2022.07.019
表1展示了食用菌消费类别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间的原始和调整后的关联。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BMI)的模型中,食用菌消费类别(几乎从不,1-3次/周和≥4次/周)对应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分别为1.00(参考值)、0.53(0.30, 0.95)和0.31(0.12, 0.83)(趋势P值=0.01)。进一步调整生活方式和疾病家族史(模型3)后,并未显著改变食用菌消费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调整饮食因素后,这些关联也未发生改变。在模型5中,进一步调整食物中的总碘摄入量后,多变量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分别为1.00(参考值)、1-3次/周为0.53(0.29, 0.97),≥4次/周为0.30(0.10, 0.87)(趋势P值=0.02)。
表1. 食用蘑菇频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风险之间的关联(n = 5110)。
表2展示了食用菌消费类别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间的原始和调整后的关联。在模型1中,食用菌消费类别(几乎从不,1-3次/周和≥4次/周)对应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分别为1.00(参考值)、0.54(0.28, 0.99)和0.56(0.23, 1.36)(趋势P值=0.21)。在调整相关因素后,多变量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分别为1.00(参考值)、0.53(0.28, 1.00)和0.72(0.27, 1.96)(趋势P值=0.38)。
表2. 食用蘑菇频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险之间的关联(n = 5602)。
分层分析显示在男性中,食用蘑菇摄入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负相关性更强,HR为0.37(95%置信区间0.18-0.73)。在女性中,未发现显著关联。在肥胖个体(BMI≥24 kg/m²)中,食用蘑菇摄入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负相关性更强。在非肥胖个体(BMI<24 kg/m²)中,未发现显著关联。
尽管这项研究提供了食用菌摄入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之间关系的重要见解,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未能获取食用菌的具体种类和烹饪方法,这可能影响食用菌摄入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此外,由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低,研究中的病例数量有限,这可能限制了进一步分层分析的能力。最后,研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地区的人群,因为研究仅限于中国天津地区。
总之,这项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食用菌摄入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呈负相关,尤其是在肥胖个体中。这一发现不仅为食用菌的健康益处提供了新的证据,还为预防和管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提供了潜在的饮食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验证这些发现,并进一步探讨食用菌摄入对甲状腺功能的具体机制。
参考文献:
[1] J.J. Zhang et al, Edible mushrooms as a potent therapeutics of subclinical thyroid dysfunction among adults, especially in obese individual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12 (2023) 295-302.
[2] A.P. Delitala, A. Scuteri, M. Maioli, et al.,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Minerva Medica 110 (2019) 530-545.
[3] G. Huber, J.J. Staub, C. Meier,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spontaneous course of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prognostic value of thyrotropin, thyroid reserve, and thyroid antibodi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7 (2002) 3221-3226.
[4] G. Saravanan, P. Ponmurugan, Antidiabetic effect of S-allylcysteine: effect on thyroid hormone and circulatory antioxidant system in experimental diabetic rats,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6 (2012) 280-285.
[5] G. Cardwell, J.F. Bornman, A.P. James, et al., A review of mushroom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dietary vitamin D, Nutrients 10 (2018) 1498.
[6] S. Kivity, N. Agmon-Levin, M. Zisappl, et al., Vitamin D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8 (2011) 243-247.
[7] B. Hajioun, H. Jowhari, M. Mokhtari, Effects of cell phone radiation on the levels of T3, T4 and TSH,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yroid gland in rats treated with Allium sativum extract, Afr J Biotechnol. 13 (2014) 163-169.
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shw.2022.07.019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灵芝孢子油、破壁灵芝孢子粉及灵芝孢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