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技术|「灵芝+党参」双向发酵:药效提升超20%

药食同源技术|「灵芝+党参」双向发酵:药效提升超20%

转载
来源: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2025-09-18 16:33:38
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灵芝、党参双向发酵技术,通过利用灵芝菌种与党参基质的双向作用,增强两者活性成分的释放与转化。

近年来,国际医药市场对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正快速增长,以传统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创新药物和相关健康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药物研发的新趋势。

 

党参(Codonopisis pilosula),为桔梗科植物的干燥根,具有健脾益肺之功效,主治脾肺虚弱,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党参主要成分有多糖、党参苷、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内酯类、豆素类成分等;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传统名贵真菌,是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材,久服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科学研究证实灵芝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癌、镇痛、保肝、增强记忆抗菌、抗氧化、消炎、抗诱变等药理活性。

 

临床上灵芝对慢性支气管炎、冠性病、肝炎、肝硬化、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神经衰弱、肿瘤病的辅助治疗等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这些药理活性与灵芝中含有的多糖类、三萜类、呋喃类、生物碱类、氨基酸蛋白质类、油脂类、无机离子、甾醇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密切相关。

 

近年来灵芝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灵芝非常稀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工栽培灵芝生长周期长;利用发酵工程可使灵芝生产周期短、活性提高。

 

传统的单一煎煮或提取方式存在生物活性不足、成分吸收率低以及药效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党参,其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多糖和皂苷,人体难以完全吸收,导致药效受限。

 

 

▲图1:党参和灵芝

 

此外,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增强免疫、延缓衰老和抗氧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现有保健品和药品往往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市场期待。因此,如何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升灵芝与党参的药效,使其更好地转化为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应对上述挑战,甘肃农业大学艾对元副教授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灵芝、党参双向发酵的生物技术。该方法通过利用灵芝菌种与党参基质的双向作用,增强两者活性成分的释放与转化。

 

一方面,灵芝的发酵代谢能够分解党参中的大分子成分,使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另一方面,党参中的营养基质也能促进灵芝菌种的代谢活性,从而产生更多具有生物效应的代谢物。实验结果显示,党参的抗氧化活性经过双向发酵提升了20%以上,且吸收效率显著提高。这一科学原理证明,双向发酵不仅是一种协同增效的方式,更是传统药材现代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的实时操作中,研究团队采用固态双向发酵方法制备灵芝、党参发酵产物。首先,将干燥的党参粉碎成适宜颗粒,并作为双向培养基的重要原料。灵芝菌株在 PDA 斜面培养基中活化后,经玉米粉液体培养基进行种子扩大培养。随后,将 5% 党参粉加入以玉米粉为主的固体培养基中(8496%玉米原料,辅以1%碳酸钙),并接入灵芝种子液,于 28℃、机械通风条件下培养5天。在此过程中,自然 pH 条件维持不变,当灵芝菌丝充满培养基并形成浓密、洁白的菌丝球时,发酵即完成。

 

在具体配方方面,灵芝活化培养基由玉米粉(78%)、麸皮(20%)、蔗糖(1%)和硫酸钙(1%)组成,含水量为65%,经126℃灭菌20分钟处理。液体种子培养基则包括玉米粉、葡萄糖、酵母膏、硫酸镁和适量维生素B121℃灭菌20分钟后备用。

 

药质固体培养基以玉米粉为主体,经过浸泡与预煮处理后,加入党参干粉(315%)和食用碳酸钙,灭菌后用于接种灵芝。这种工艺设计利用灵芝与党参在发酵过程中的双向作用,既能提高党参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也能促进灵芝的次级代谢物生成,从而增强最终产物的药效。

 

该研究成果为传统中药材的现代化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其制备的发酵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如增强免疫力饮品、抗衰老保健品及运动恢复配方。同时,在药品领域,该发酵产物可作为辅助治疗用药,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康养调理。此外,其抗氧化与增强免疫的特性,使其在化妆品及抗衰老产业中也具有应用潜力。

 


* 参考文章:

灵芝—党参双向发酵以提高其药效的生物技术: CN105213461A[P] 2016.01.06.

* 作者:

艾对元,张卫兵,贠建民

  • 上一篇:学术动态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揭秘不同类型灵芝酸的转换
  • 下一篇:Food Res Int(IF 8.5)给脂肪细胞开“绿灯”!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可改善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依赖肠道菌群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