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发表于《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杂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成功实现了人类UDP-葡萄糖:糖蛋白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1)与硒蛋白F(SelenoF)复合物在Sf9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纯化,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京都大学团队开发出基于介电泳集成 65-GHz 电感电容振荡器阵列传感器芯片的无标记细菌检测方法,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饮料中细菌检测。该技术在矿泉水、绿茶和牛奶等多种饮料中展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检测限低至 1.3×10⁵个细胞 / 毫升。传感器芯片具有紧凑、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为食品工业现场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山东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氧化酶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三明治传感器,可实现细菌的超灵敏双模检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SERS 检测限低至 7 CFU / 毫升,比色检测限为 30 CFU / 毫升,具有优异的选择性。传感器在脓毒症血液样本中展现出良好的检测能力,为细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新工具。
本研究通过一锅法构建了Zn-MOF/HOF异质结荧光传感器,利用其金属节点和官能团特异性识别DCs,并诱导蓝/绿荧光异步响应。不同DCs的空间构象和取代基使荧光光谱呈现特征差异,结合机器学习实现100%精准鉴别。该传感器对DCs的吸附容量高达569.00 mg/g,检测限低至2.2 nmol/L,在实际水样和食品中的回收率达91.78%–113.16%。此外,集成智能手机的便携式光学传感系统实现了DCs的可视化定量和现场监测,为环境与食品安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